introductory
燒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具有含鹽、含堿、含酸等特點,直接排放既不符合環保要求,又 浪 費 資源,提 高 生 產 成 本。唐山三友氯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唐山三友”)結合燒堿系統現有的生產工藝和處理水平,對燒堿系統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進行分類、分步處理和利用。
1燒堿生產系統廢水來源根據廢水所含成分種類的不同,離子膜法燒堿生產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無機廢水,廢水來源分別為:電解槽停車維修過程排液、洗槽水,二次鹽水樹脂塔酸洗堿再生產生的廢水,蒸發系統產生的冷凝液,合成爐排污廢水,各泵機封水,等等。為了充分利用水資源,根據生產實際進行技術改造,使各類廢水合理重復使用,提高了廢水利用率,減少了廢水排放量。
2廢水回收再利用
2.1電解槽停車排液、洗槽水在電解工序設置陰極液排放槽和陽極液排放槽用于回收電解槽排液、洗槽的堿水和鹽水。電解槽陽極部分排液、洗槽水排入陽極液槽,經脫氯后回收至鹽水崗位化鹽。一方面減少了排放污水量和污水中的氯離子含量,降低了污水處理的負荷,還可回收淡鹽水。陰極部分的排液、洗槽水含有低濃度的NaOH,由于濃度低回收堿液成本高,不宜直接回收。如果中和處理后排放將增加中和用酸量,使成本上升,還會增大污水處理量。而全部輸送至化鹽水儲罐進行化鹽則降低了稀燒堿的利用價值。把稀堿液回收至廢堿罐,將32%燒堿配制成質量分數為17%~18%的吸收液進行廢氯氣吸收,生產次氯酸鈉副產品外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2.2樹脂塔再生廢水二次鹽水樹脂塔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會吸附二價金屬離子Ca2+、Mg2+達到飽和而失去作用,這時就要進行酸洗和再生。在酸洗堿再生過程中,酸洗、水洗2、堿洗的廢水排污。為提升氯堿生產過程環保水平,降低廢水污染,唐山三友通過技術改造,嘗試將樹脂塔再生酸堿廢水分步回收利用。分析廢水pH值變化區段,通過在線pH計、程控閥分區段將廢水回收至不同儲罐。將再生過程中的堿性水用于一次鹽水除鎂精制劑燒堿溶液的配制,降低產品燒堿的消耗;嘗試將酸性廢水全部回用于燒堿生產系統,將一部分酸性廢水送至淡鹽水脫氯系統,用量以不增加自用堿耗用量為前提;另一部分酸性廢水根據鈣、鎂含量不同進行區分,低雜質含量的酸性廢水替代純水用于工業鹽酸的制備。
2.3蒸發冷凝液燒堿蒸發過程中冷凝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三效蒸發器產生的蒸汽冷凝液,此部分冷凝液在蒸發換熱系統中加熱稀燒堿液,最大限度回收余熱后回收至合成工序的純水罐,作為純水用于蒸汽合成爐副產蒸汽補水;另一種是稀燒堿蒸發過程中含堿蒸汽產生的堿性冷凝液,由于含NaOH冷凝液呈現堿性,直接回收至堿性冷凝液儲罐,輸送至一次鹽水工序作為化鹽水使用。一方面避免堿性廢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管網打破污水系統平衡,增加處理難度和處理成本;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回收的堿性廢水中的氫氧化鈉,降低粗鹽水除鎂過程中的燒堿加入量,節約生產成本。
2.4合成爐排污水用于鹽水崗位精制劑配制合成爐底部循環水富集氯離子,長期循環后,氯離子對合成爐筒體和管道產生嚴重腐蝕,給生產帶來安全隱患。為避免氯離子腐蝕設備和管道,通過排水操作控制氯離子含量。此部分循環水為純水,排地溝回用只能作為化鹽補充的生產水利用,嚴重浪費其價值。為了更充分發揮工業用水的效能,降低工業用水消耗,同時解決生產水配制精制劑過程引入的鈣離子造成碳酸鈉管線結垢、泵葉輪結垢而使轉動阻力大,甚至機封燒毀等問題,將合成爐底部循環水外排部分整體回收至儲罐,通過泵輸送至一次鹽水崗位用于精制劑的配制。合成爐排污水代替生產水配制碳酸鈉運行1年后,對碳酸鈉管道及泵葉輪進行拆檢,無明顯碳酸鈣結垢。解決了長期以來碳酸鈉管線內結垢的問題,同時消除了酸洗碳酸鈉管線廢酸回收處理的環保問題。
2.5無機廢水各生產界區實行雨污分離,各工序轉動設備機封水、工藝處理過程中含酸堿鹽廢水、冬季防凍廢水等無法直接回用的廢水,通過污水管網回收至廢水池,調整pH值后用泵送至一次鹽水工序化鹽水儲罐用于化鹽,降低生產水用量,減輕污水處理負荷和處理難度。回收無機廢水指標及控制范圍如下:ρ(Ca2++Mg2+)≤400mg/L,ρ(游離氯)≤40mg/L,ρ(SO2-4)≤7g/L,pH值為6~13。涉及檢修等原因,當外排部分鹽酸、燒堿、次氯酸鈉時,須經處理后再流入廢水池,并 通 知 鹽 水 崗位,進行采樣分析,根據分析情況對廢水進行調節,以符合控制指標。3結語唐山三友根據廢水的來源和性質,對廢水進行分類收集,針對性制定不同的回收再利用措施,基本實現離子膜燒堿生產過程無廢水排放,減輕了污水處理的負荷及難度,在有效減輕企業環保壓力的同時,創造了一 定 的 經 濟 效 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original source.
Welcome to call us for consultation, technical exchange, and material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