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章村礦選煤廠于1998年6月建成投產,是一座設計入洗能力40萬t/a的礦井型無煙煤選煤 , 經過技術改造后入洗能力提高到 60萬t/a,主要產品有洗塊煤、末精煤、篩混煤 等7個品種。選煤工藝為:100 ~ 0.5mm粒級釆 用跳汰選,-0. 5mm粒級經一臺030m周邊傳動 耙式濃縮機濃縮后直接壓濾回收。經反復論證, 在煤泥回收環節采用了一臺KM250/1600型快速高效 隔膜壓濾機,經過兩年的生產運行,回收煤泥 13.69萬t,實現增收1000多萬元,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煤泥水系統改造的必要性
改造前,該廠煤泥水系統工藝簡單,跳汰精 煤斗子撈坑溢流直接進入跳汰車間東側的煤泥沉 淀池進行自然沉淀回收。沉淀池共3個,總沉淀 面積1160m2o撈坑溢流煤泥的小篩分試驗結果 見表1,溢流濃度53.08g/L,溢流水量300m3/h, 洗水濃度36. 57g/Lo因洗水濃度高,致使煤泥水 必須外排,不但污染了環境,同時也使煤泥大量 流失。為了實現煤泥廠內回收,達到洗水閉路循 環,決定對煤泥水系統進行技術改造,采用 KM250/1600型快速高效隔膜壓濾機處理細粒原 生煤泥。
數據分析
(1)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 單循環時間逐漸降低,表現了操作工對這種新型 設備的熟悉過程,例如煤泥水加藥制度逐步合理 與完善就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當濃縮機底流濃度〉550g/L時,單循環時 間降到了 12mino由于該廠煤泥細粒含量高 (-0. 075mm粒級占煤泥總量的83. 81% ),并且 含有高嶺土等粘性雜質,所以單循環時間沒有達 到設計的8 – 15min0
(2) 單循環處理量降低為 4.62t,這是根據該廠煤泥粒度細、粘度大做出 的調整,如果入料時間太長,脫水效率則大大降 低。實踐證明,這樣反而提高了小時處理能力。
(3) 由于章村礦選煤廠煤泥性質的特殊性,設備小時處理能力未達到設計值,實際處理干煤泥量為10.72t/h。
結論
經過兩年的生產實踐,KM250/1600型快開隔膜壓濾機運行平穩可靠,售后服務到位,沒有 出現較大的質量事故。設備結構先進、質量可靠,在鶴壁煤業集團四礦選煤廠、棗莊礦業集團 高莊礦選煤廠、兗礦集團東灘礦選煤廠等地的使 用中都達到或超過了設計能力。該設備的不足之 處主要是濾板質量不穩定、入料軟管使用壽命較短,今后應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