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污水經過生化處理后會產生大量污泥,即使經過濃縮處理,含水率仍高達98%,體積很大,難以消納處置,必須經過脫水處理,提高泥餅的含固率,以便于運輸及減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積。大部分焦化廠生化處理后產生的剩余污泥均采用帶式壓濾機進行機械脫水,脫水后污泥送往煤場與煤混合后進焦爐焚燒。過去,因離心機噪音大,投資高,處理能力低,再加上對其技術的不了解而未被應用。然而,近幾年,離心機以其環保、人性化(自動化程度高)、運行成本低、維護費用少等明顯的優點大有超過帶式壓濾機之勢。本文就帶式壓濾機和離心機各自的特點做一介紹,以做設備選型之參考。
壓濾機工作原理
1.帶式壓濾脫水機。帶式壓濾脫水機是由上下兩條張緊的濾帶夾帶著污泥層,從一連串有規律排列的輥壓筒中呈s形經過,依靠濾帶本身的張力形成對污泥層的壓榨和剪切力,把污泥層中的毛細水擠壓出來,獲得含固量較高的泥餅,從而實現污泥脫水。2.離心式脫水機。離心脫水機主要由轉載和帶空心轉軸的螺旋輸送器組成,污泥由空心轉軸送入轉筒后,在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立即被甩人轉轂腔內。污泥顆粒比重較大,因而產生的離心力也較大,被甩貼在轉轂內壁上,形成固體層;水密度小,離心力也小,只在固體層內側產生液體層。固體層的污泥在螺旋輸送器的緩慢推動下,被輸送到轉載的錐端,經轉載周圍的出口連續排出,液體則由堰四溢流排至轉載外,匯集后排出脫水機。
二、帶機與離心機的優缺點比較由于帶機為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的主流,因此離心機的優缺點主要建立在與帶機的比較上。1.優點。臥螺離心機利用離心沉降原理,使周液分離,由于設有濾網,不會引起堵塞,而帶機利用濾帶使固液分離,為防止濾帶堵塞,需高壓水不斷沖刷。在離心機內,細小的污泥也能與水分離,所以,絮凝劑的投加量較少,一般混合污泥脫水時的加藥量為:1.5kg/t[干泥1,污泥回收率為95%以上,脫水后泥餅的含水率為65%~75%左右,而帶濾機由于濾帶不能織得太密,為防止細小的污泥李笑芳張志明戎捷漏網,需投加較多的絮凝劑以使污泥形成較大絮團,一般混合污泥脫水時的加藥量大于2kg/e[干泥],污泥回收率為90%左右,脫水后泥餅含水率為80%左右。離心機占用空間小,安裝調試簡單,配套設備僅有加藥和進出料輸送機,整機全密封操作,車間環境好。而帶機占地面積大,配套設備除加藥和進出料輸送機外,還需沖洗泵,空壓機,污泥調理器等等,整機密封性差,高壓清洗水霧和臭味污染環境,如管理不好,會造成泥漿四溢。2.缺點。離心機投資費用較高:~臺處理量相同的離心機投資費用大約是一臺帶式壓濾機的3倍左右。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廠家可以生產小型離心脫水機,如果選擇大型離心脫水機,就只能依靠進口。離心脫水機運行時噪音大,電耗高。離心脫水機運行時噪音為76—80db電耗為1.2kW/m,而帶機每立方米污泥脫水耗電為0,8kW/m,運行時噪音為70~75db。
三、運行成本比較我廠擴建后日處理量為4320m/d,脫水后干污泥量為9t/d,進泥含固量為2%(濃縮后污泥),泥漿量為90mVd,脫水后污泥含固率>20%。計算得:帶式壓濾機:藥費為720元/d;電費為33.12元/d:水費為45元/d。則帶機的日運行費用為∑=720+33.12+45=798.12元/d。臥螺離心機:藥費為540元/d;電費為49.68元/d;水費為0元/d。則離心機的日運行費用為∑=589.68元/d。運行費差額:208.44元/d,1a以360d計,A=208.44元/d×360d=75038.4元人民幣。即1a運行費帶機比離心機多7.5萬元人民幣。
四、小結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離心機的優點是分離效率高,對污泥的絮凝要求比帶機低,所以,藥耗低、且全密閉運行環境好,不需沖洗水。帶機的優點是節省電耗、噪音小,國內廠家技術比較成熟,投資低。因此污泥(濃縮)脫水是采用離心機還是帶機,一定要從污泥特性、運行狀況、人員素質、對泥餅的要求以及資金、成本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才能做出相對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