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濁環水系統主要包括旋流井、稀土磁盤,泥漿處理間以及新老循環泵站的濁環供水泵組。主要供軋線軋輥冷卻用水、輥道冷卻用水、高壓除鱗水泵用低壓水、沖渣水,以及使用后循環回水的沉淀、過濾及冷卻處理,在生產過程中將有一定量的廢水排放和污泥產生。針對濁環水系統排污特點,本套濁環水處理系統采用化學處理技術,即在循環水中投加多種水處理藥劑及中和混凝沉淀技術,起到降濁除油、阻垢、防腐、殺菌的目的。通過稀土磁盤分離凈化廢水設備將濁環水中的懸浮物和油吸附分離出來,再通過隔磁卸渣裝置將稀土磁盤表面的吸附物卸下,經輸渣裝置壓濾輸出,實現濁環水的凈化和循環使用。
2濁環水處理系統概況及現場狀況分析新、老循環共有高壓及常壓濁環供水泵14臺,旋流井4臺自吸泵,稀土磁盤泵房設有7臺濁環供水泵,7套稀土磁盤凈化設備,泥漿處理間設有污水提升泵3臺,污泥輸送泵2臺,6組加藥裝置,兩臺板框壓濾機,1個污泥池,電氣設施及附屬設備等。濁環水處理系統的平均運行水量為4500~5000m3/h,其工作原理是軋線濁環水(軋輥冷卻水與輥道冷卻水合并稱為濁環水)進入旋流井,該類濁環水總體含油、懸浮物、氧化鐵皮及雜質較多。由旋流井自吸泵提升至稀土磁盤調節池,通過稀土磁盤的聚磁組合,將廢水中的磁性懸浮物吸附分離除去,經輸渣裝置壓濾輸出,形成污泥外運。被凈化的濁環水再經過稀土濁環泵輸送到過濾間,經過濾間陶瓷膜過濾器進一步過濾后,出水至新老循環池內,然后由循環泵房濁環供水泵組輸送至軋線設備冷卻用水,形成濁環循環系統。濁環水處理直接影響到循環水的重復利用以及下游水處理環節和設備的正常運行,更是環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中,由于處理工藝中要用到聚凝除油劑和PAM(聚丙烯酰胺)進行化學藥劑處理,達到降濁除油,于是產生大量的懸浮物,所以在管道內投加聚凝除油劑進行混凝反應,聚凝除油劑把這些懸浮物進行聚凝沉淀,由稀土壓榨機及Plate and frame filter press進行壓濾,形成污泥運走。為獲得有利于懸浮物及雜質物沉淀的條件,同時調整加藥量達到最佳沉淀效果,使出水水質合格,并能穩定提高,為提高循環再利用,確保達到排放標準,有必要分析出原因,制定改進措施。
3濁環水處理系統存在的缺陷分析
1)由于設計本身存在缺陷,旋流井處理能力偏小,水質中懸浮物及雜質較多。
2)處理過程中投加聚凝除油劑不好控制,尤其軋線檢修后含油較多,投加濃度與投加量不好控制,中和反應慢,導致聚凝效果不好,懸浮物偏高,水質發紅。
3)凈環系統的跑冒滴漏現象與地下水滲漏造成濁環水系統的水位上漲,濁環水量增多,增加濁環水的外排量,加大了環保污水治理及污水排放的難度。
4濁環水處理系統改進措施
1)提升水質,提高循環利用率。根據現場實際運行水量及保有水量,以及正常生產及檢修后的水質變化情況,適當調整藥劑的配比濃度、投加頻次及添加數量,從而提高了中和反應速度,提高了反應生成物聚凝效果,使濁環水中懸浮物及其他污染物濃度降低,改善了水質,確保懸浮物≤50mg/L,油≤5mg/L,電導率≤3000μS/cm,pH值7~9,水質達標,提高了循環利用率。
2)加大現場治理,杜絕跑冒滴漏,減少污水排放。凈環系統是循環閉路系統,但由于凈環系統軋線設備及管道長期運行,出現腐蝕、損壞,導致跑冒滴漏現象發生,最終匯聚到旋流井形成濁環水,使濁環系統水量大增。從凈環系統補水量便能看出凈環漏水情況,最多時每班補水量達到260~280m3,合計每天補水近900m3,除正常損耗及揮發,每天約800m3凈環水進入旋流井形成濁環水。地下水的滲漏也是造成濁環水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夏天雨季,管廊、電纜溝等地下水大部分滲漏到旋流井,平均每天200m3左右形成濁環水,導致濁環水量大幅度增加。
3)實施凈環系統及地下水的改造。加大凈環系統的跑冒滴漏治理是減少濁環水量關鍵所在,專人深入軋線現場,仔細檢查所有凈環管路及用水點,排查漏水點26項,匯協同用水單位共同解決,全面進行漏水點的封堵。在治理跑冒滴漏的同時,進行地下水的改造利用。通過研究分析,不銹鋼事業部地下管廊管線較長,尤其進入夏季以后,隨著降雨量的不斷增加,地下水滲入到管廊及電纜溝,須及時將水外排,平均日排水量達200m3左右,即使在非雨季也需外排100m3左右。該外排水經外管網自流至煉鋼污水處理站污水池,混入系統后變為污水,不僅給下游煉鋼污水處理站增加了污水處理量,而且給環境治理帶來了壓力,為此車間將該地下水引入循環泵房凈環水池,作為凈環水循環利用,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4)通過在電纜溝及管廊內安裝7.5kW潛水泵3臺,安裝DN100的管道閥門,修復原有管道,并安裝簡易自制的液位報警裝置,根據管廊水位情況,進行開泵補水。在治理濁環水外排中,車間根據污水排放量及下游污水處理能力的現狀,車間提出的增設500m3污水緩沖池項目已投入運行,充分利用該設施對濁環水進行緩存,進一步提高和改善污水排放治理工作。5實施效果經過凈環系統的跑冒滴漏治理,使凈環補水量明顯降低,由原來每天補水900m3降低到每天300m3左右。通過地下水的改造實施,每月可回收地下水3000~6000m3,節約成本7500~15000元,既做到節能減排,降低新水消耗,減輕下游污水處理成本,又利于環境治理。通過水質的提高,提高了循環利用率,壓濾機出泥效果明顯提高;壓濾機的污泥處理能力增強,壓濾機的脫水量由原來的60%降到了30%左右,減少了污泥的排放量,每年能節約設備維修費用13萬元左右,改善了環境,經濟效益顯著。從用量、儲存和制備裝置來說,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此項目改造后,彌補了其在設計與實際生產中不相符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廢水處理能力,提高了外排水質,為下游處理用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original source.
Welcome to call us for consultation, technical exchange, and material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