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鹽通常在地下池或者地上桶式化鹽桶中進行溶解,并獲得飽和的粗鹽水溶液。在化鹽時,原鹽溶解速度、鹽水濃度與化鹽水的溫度及鹽層厚度表現為正相關。通常為獲得良好的粗鹽水溶液,鹽層厚度需要維持 2.5~3.0 mm 之間,且壓水停留的時長高于 30min。為了得到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即粗鹽水),通常采用熱法化鹽的方式對原鹽進行溶解處理。而熱法化鹽的優勢具有以下幾點:1)水溫越高,原鹽中的氯化鈉溶解度 S 越大(詳情見圖 2);2)水溫越高,原鹽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越快,可以使得鹽水達到飽和裝填的時間降低;3)水溫越高,氯化鈉溶解越多,沉淀反應進行越充分(具體見下節原理分析),沉淀物析出越多;4)水溫越高,某些沉淀物溶解度會降低,沉淀析出也越多;5)水溫越高,可以使鹽水和泥漿的粘度變小,對后續過濾工序有促進作用,使過濾阻力表小,增大過濾速度,縮短過濾時間。但是,在化鹽時,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這是由于當化鹽溫度太高時,環境溫度相對較低,導致氯化鈉溶解度減小而析出氯化鈉晶體,造成管道堵塞;當化驗溫度太低時,配水罐與澄清桶間的熱量損失較多,溶液溫度波動變大,且溫度控制不準確,造成鹽水返渾,使化鹽難度增加[52]。因此,為了獲得品質較好的粗鹽水,本文化鹽工序要求化鹽水溫度需控制在55~65℃范圍內。
上一篇: 陶瓷膜鹽水過濾技術的特點
下一篇: 陶瓷膜過濾鹽水精制生產過程連鎖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