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種類多,生產干藝、工藝所用原料更是層出不窮,僅是豆制品的原料就有大豆、小豆、綠豆、豌豆、蠶豆等,豆制品也分為發酵類和不發酵類。根據種類的不同加工產品產生的廢水水質也不盡相同,罐頭食品廢水不一有機物濃度高,還含有高濃度的暴浮物、油脂、鹽分、果膠、重金屬離子和氨磷化合物。這類高濃度有機負荷、高沖擊負荷的加工廢水若直接排入水體會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特別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污水來源及水質特點
罐頭需要經討加工制作,者,浸泡、精燒提取,討濾,壓榨等一系列制作工藝,但食品加工都離不開篇選和水洗兩個步驟,因此食品加工廢水主要來源于工藝排放水和洗滌沖洗水。罐頭食品的原料主要為淀粉、蛋白質、鹽或糖等物質,富含鐵、磷等微量元素,每天排放大量的罐頭食品加工廢水,高蛋白的廢水會對環境污染嚴重,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罐頭食品加工廢水的特性總結為以下幾點:
1.水質、水量波動大,明顯受季節變化,工藝制作方法變化影響大。
2.盡管是同一食品生產類型的不同生產商排出的廢水水質、水量也不同。
3.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和氨磷化合物,可生化性能高。一般采用活性污泥、生物膜法處理,污泥馴化增值較快,在調試中常規的生物處理法運行1個月就可以到出水穩定的效果。
4.致病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多,由于營養物質充足,極易使細菌,大腸菌群等大量繁殖,產生腐殖質速度快,易產生明顯的難聞氣體。
5.暴浮物含量高,色度大,令有部分重金屬離子。
6.有一定的溫度。
常用處理工藝
食品廢水處理一般分為三級處理,一級是采用物理、物化方法去除固體懸浮物,油脂等。預處理方法一般有格柵、旋轉格柵、壓濾機固液分離、氣浮等,物化處理有混凝沉淀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二級主要為生物處理技術,污水中的有機物等主要污染物質在生物技術處理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且穩定的去除,為主要的處理工藝技術,主要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例如采用MBR處理工藝能將傳統的活性污泥與泥水分離結合起來,并實現了污泥齡和水力停留時間的分別控制,使得氧化池內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達到有效穩定去除有害物質的目的。若出水標準要求高,進水濃度高,可采用兩級曝氣池。處理后的廢水經過三級處理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