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礦生產廢水首先排至-525m水平沉淀池,沉淀池溢流廢水排至水倉,排至水倉的溢流廢水泥沙含量較少,故本次方案設計清泥重點在沉淀池。1現概雜問腰某礦-525m水平現有4個沉淀池,正常情況下2個沉淀池工作,2個沉淀池清泥。由于采用充填采礦法,沉淀池中含有充填廢水(10%),及其他生產廢水(90%),導致泥漿形成混合懸濁液,沉降速率慢,清泥勞動強度較大,效率較低。現場通過渣漿泵把泥漿排至附近通風聯巷,在通風聯巷晾曬,但并沒有運至地表,導致現場泥漿堆積高度0.5m。
清於方選擇
礦采用井下充填采礦法開采,井下回水含沙量較大,根據現場技術人員提供,進入水倉沉淀池的泥漿量約為2-10m3/d(泥漿濃度約為30%)。在-525m中段副井附近水倉前端設有4個沉淀池,每個沉淀池的規格25.5X5X2.5m,正常情況下沉淀池兩個工作,兩個清理。沉淀池每半個月清理一次。為了改善作業環境、降低勞動強度和控制清游成本,現提出三種較可行清淤方案:清倉機+壓濾機方案、泥漿泵方案和液下泵+壓濾機方案。
清倉機+壓濾機方案
在-525m水平沉淀池附近的清淤聯巷處設壓濾脫水設備一套,并選用1臺MQC-75型清倉機清理沉淀池里的泥漿,清理的泥漿通過橡膠軟管輸送到攪拌桶攪拌,攪拌均勻后通過壓濾泵打到壓濾機,壓濾機把泥漿壓濾成濾餅,并通過刮板運輸機輸送給礦車,最后由副井將礦車提升至地表。
清泥設備選型
1.結合同類礦山實際清倉排泥選擇的選MQC-75型清倉機一臺,生產能力30m3/h。進入水倉的泥漿量為2~10m3/d(泥楽濃度約為30%),沉淀池每半個月清理一次,每次清倉時間約為10X15/30=5h,滿足要求。
2.配備一套壓濾脫水系統,壓濾機入料濃度30%-45%,壓濾機處理量(干物料)約為5-14t/h,滿足要求。
2.1型清倉設備MQC型清倉設備由挖裝部、行走部、泵送系統和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等組成。送電后清倉機下至水倉內,挖裝部將淤泥集于栗送系統內,泵送系統將淤泥通過管路送至清理碉室的攪拌桶內。
壓濾膜水系統壓濾脫水系統
由攪拌桶、壓濾機專用泵、壓濾機以及壓濾機控制系統等組成。以上設備均為成型設備,通過壓濾脫水系統處理能夠將淤泥中的含水量低于30%,YLB型無泄漏壓濾機專用泵的機械密封采用負壓裝置,機械密封不承受工作壓力。該泵流量范圍6.3-200m3/h,揚程范圍5-125m。
泥漿方案
在-525m水平沉淀池附近的清淤聯巷處設排泥硐室,清理沉淀池時,液下泵將泥漿打入攪拌槽,攪拌均勻后由渣漿泵送至泥漿栗吸入口,經敷設在1#副井內的排泥管排至地面濃縮池。
主要設備選型
經現場調査,進入水倉沉淀池的泥漿量約為2-10m3/d(泥漿濃度約為30%),每次清理水倉時先用髙壓水槍將沉積的泥漿沖洗至液下泵吸入口,并將泥漿濃度稀釋到10%-20%,沉淀池每半個月清理一次,選用清理能力為80m3/h的泥漿,每次清理時間為10X15X3/80=5.625h。
泥漿泵組系統
泥裝泵組系統由泥衆泵、攪拌裝置、渣漿泵、出口空氣室等組成。ZB800-80/8型泥漿泵為臥式三缸單作用往復,泥漿泵動力端的作用是將電機的圓周運動經高速軸、齒輪、偏心輪、連接桿、轉換為十字頭的直線往復運動,進而由連接桿帶動柱塞作往復運動,完成輸送介質的功能。泵的動力端偏心輪采用組合式熱裝結構。兩端采用雙列調心滾子軸承,機架與連接桿密封采用浮動式自定心結構,安裝方便密封可靠耐用、導板采用止口定位、螺栓拉緊,具有很強的互換性。液力端主要由吸入管總成、排出管總成、閥箱總成、柱塞組件等組成。攪拌裝置是泵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將泥漿不停地攪拌均勻,防止泥漿沉淀,堵塞管道,引發泵組及管道系統出現故障。空氣室利用氣體的壓縮和膨脹來貯存或放出一部分液體己達到減小管路中流量不均勻為目的的輔助設備。裝在泵排出口附近的稱為出口空氣室,減小排出管路的流量不均勻度,可增加流量的均勻程度,避免過流量的產生,以適應工藝流程的需要。該泥漿泵已系列化生產,可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柱塞泵適用于灰渣混除(渣磨細)或灰渣分除系統,以及礦山選廠的尾礦輸送系統。要求灰渣顆粒直徑小于3mm,其含量不大于20%。濃縮后的灰楽重量濃度不大于60%。
液下泵+壓濾機方案
在-525m水平沉淀池附近的清淤聯巷處設壓濾脫水設備一套,并選用65QV-SP型液下泵4臺,將沉淀池里的泥漿清理后,通過無縫鋼管輸送到攪拌桶攪拌,攪拌完成后通過壓濾泵打到壓濾機,壓濾機把泥漿壓濾成濾餅,濾餅通過刮板運輸機輸送給礦車,最后通過1#副井將礦車提升至地表。2.3.1清泥設備選型1、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在4個沉淀池處各設置65QV-SP型液下泵一臺,流量60m3/h,并配備3DS-8/16型髙壓清洗設備一套,進入水倉的泥漿量為2-10m3/d(泥漿濃度約為30%),每次清理水倉時先用高壓水槍將沉積的泥漿沖洗至液下泵吸入口,并將泥漿濃度稀釋到10%-20%,沉淀池每半個月需要清理一次,故每次清倉時間約為10X15X3/120=3.75h,滿足要求。
配套壓濾脫水系統
根據清倉機生產能力配套,壓濾機入料濃度10%-20%,壓濾機處理量(干物料)約為5-14t/h,滿足要求。2.3.2液下泵選用4臺65QV-SP型液下泵,2臺工作,2臺備用,液下泵流量:60m3/h,揚程:27m,配套電機功率:30kW。2.3.3壓濾脫水系統壓濾脫水系統由攪拌桶、壓濾機專用栗、壓濾機組成。通過壓濾處理能夠將淤泥中的含水量低于30%。
綜合比較清倉機
壓濾機方案技術方案成熟,在礦山多有應用,如張莊、富凱、石人溝等鐵礦都采用該方案,應用效果比較好,但是投資較大,而且后期運行費也較高。泥漿泵方案:整體方案而言,泥漿泵方案最順暢,直接攪拌后由柱塞泵打至地表,整體人工少,運營費用低,但是總投資較高,而且此方案國內礦山應用實例比較少。液下泵+壓濾機方案:總投資最少,運營費用適中,總費用折現最少,整體效益較好。因此:推薦選用液下泵+壓濾機方案。
工程技術方案
礦-525m水平現有4個沉淀池,正常情況下2個沉淀池工作,2個沉淀池清泥。每半個月工人必須清理水倉一次。設計選用4臺65QV-SP型液下泵,單臺液下粟流量60m3/h,配備1套壓濾脫水設備,每次清理時間為:10X15X3/120=3.75/h。具體清理頻次視實際運行情況確定。
清倉工藝流程
在-525m水平沉淀池附近的清淤聯巷處設1套壓濾脫水設備,并選用4臺65QV-SP型液下泵,將沉淀池里的泥漿清理后,通過無縫鋼管輸送到攪拌桶攪拌,攪拌完成后通過壓濾泵打到壓濾機,壓濾機把泥漿壓濾成濾餅,濾餅通過刮板運輸機輸送給礦車,最后通過1#副井將礦車提升至地表。
主要設備介紹
液下泵設計選用4臺65QV-SP型液下泵,單臺水泵流量:60m3/h,揚程:27m,配套電機功率:30kW。
壓濾脫水系統
壓濾脫水系統由攪拌桶、壓濾機專用泵、壓濾機等設備組成。以上設備均為成型設備,型號及尺寸可根據用戶實際生產地點的空間進行選配。通過壓濾處理能夠將淤泥中的含水量低于30%。YLB型無泄漏壓濾機專用泵的機械密封采用負壓裝置,機械密封不承受工作壓力。該泵是為輸送含顆粒性較大的漿料或有砂石之類的礦漿而設計的一種低轉速大流道泵,其結構采用軸向進口,徑向出口,確保較大砂石顆粒進入泵腔后通過開式葉輪立即甩出,不會因停留泵腔內而導致磨損或顆粒卡在葉輪與泵蓋、泵體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