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我國污水處理規模的穩步增長,作為污水處理副產物,污泥產生量也隨之增加。據住建部《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總量達3827239萬噸,而城市濕污泥產生量為2143萬噸,這還不包括由工業企業和園區自主處理污水所產生的工業污泥。
一方面是污水處理耗資巨大,另一方面由于污泥處理不得力,使得“污水白處理了”。多位研究污泥領域的專家表示,不處理污泥,污水處理幾乎是無用功,無非是污染物在污水處理廠轉了一圈,聚集在污泥里,又回到環境中。
污泥中有許多染物,污染物有害健康。但污泥中污染物的類型、濃度、致病機理、污染途徑、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的損害如何,目前尚不為大眾所知。
污泥危害更隱蔽、直接、且難治理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絕大部分被濃縮在污泥中。無論污水、廢氣、垃圾還是污泥,都是可能引發環境問題的污染源。從污染當量看,污泥的問題并不比垃圾小,甚至可以說,這種污水處理所形成的濃縮物質,其污染程度有時候可能比垃圾的危害還要大。
垃圾很少會被成千噸地大規模棄置在環境中;而污泥常常被大規模棄置在河湖、堤岸、溝壑、田地中。高含水率的特點,使得污泥中的污染物可能被雨水沖入水體,通過土壤污染地下水,散發的氣味和揮發性有機物會污染周邊空氣,同時還會造成局部土壤的污染物濃度提高。從這個角度看,較之垃圾,污泥對環境所產生的危害看似更為隱蔽,實則更直接、更難治理消除。
污泥危害顯著的就是水污染。未經有效處理的污泥會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泥通過雨水的侵蝕和滲透,容易對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污泥中富含的氮、磷進入周圍水體或土壤,釋放的過量氮、磷隨水循環系統進入地表水,導致地表水富營養化。
同樣的對于生態的破壞關鍵在于重金屬污染。在污水壓濾機處理過程中,70%-90%的重金屬元素將通過吸附或沉淀作用轉移到污泥中。一些重金屬元素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水,如鎘、鉻等。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屬可能通過魚、蝦等進入食物鏈,并返回餐桌。同時,惡臭污染是污泥處理處置過程中容易產生的一種污染。長期存在的污泥隱患不僅污染環境,威脅群眾健康,而且還消除了污水處理的環境保護效果。
轉載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轉載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