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備的組成與形式
污泥調理機械攪拌設備由攪拌容器和攪拌機組成。攪拌容器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澆注成方形、矩形或圓形截面的污泥池,也可用鋼板、鋼型材拼焊而成,圓形截面容器有利于提高物料攪拌混合效果和抵抗變形能力,方形和矩形截面容器有利于充分利用場地、增大污泥貯存量。容器設置頂蓋用于防止臭氣外泄并兼作檢修操作平臺,頂蓋上設置有人孔、進泥管口、進藥管口、進水管口、攪拌機安裝橋架、攪拌軸孔口、圍欄等,底部設置有出泥管口,在容器的內外兩側或者內側人孔下方設置爬梯方便設備清潔和維護檢修。攪拌機包括攪拌器和傳動裝置。攪拌器主要有槳式、開啟渦輪式、圓盤渦輪式、推進式、錨式、框式、螺帶式、螺桿式、圓盤鋸齒式等幾種。槳式攪拌器有平直槳葉和斜槳葉,開啟渦輪式攪拌器有平直葉渦輪、斜葉渦輪、后彎葉渦輪,圓盤渦輪式攪拌器有平直槳葉圓盤渦輪、斜槳葉圓盤渦輪、后彎槳葉圓盤渦輪。傳動裝置主要由電動機、減速機、機架、傳動軸、攪拌軸、傳動軸聯軸器、攪拌軸軸封等零部件組成,電動機按頻率是否可調分變頻、工頻,按是否防爆分防爆與非防爆,減速機有斜齒輪減速機 ( 包括平行軸斜齒輪減速機、蝸輪減速機、錐齒輪減速機等 )、行星齒輪減速機、擺線針輪減速機、蝸輪蝸桿減速機、行星摩擦式機械無級變速機等。
2 設備的選型與匹配
2.1 攪拌容器污泥調理攪拌容器的容積大小和數量可根據后端脫水工藝的需要來確定。如果工藝需要保證脫水機械的不間斷運行,就要保證其供泥不中斷,而在同一個容器內污泥調理一般難以做到連續進出料,因此,容器數量至少設置 2 個,調理好的污泥交替供料;如果工藝不需要脫水機械連續運行,則可只設置 1 個。具體容器的容積大小需要綜合考慮污泥日處理量、脫水機械處理能力、每池污泥調理需要的時間等因素來確定。
2.2 攪拌機
(1)攪拌器。污泥調理攪拌器安裝位置一般選擇垂直安裝在攪拌容器的中心,安裝平直葉攪拌器還要在容器的側壁設置擋板以消除容器中心的攪拌死區。市政污泥機械脫水前經過了厭氧消化處理,消化液再加藥、加水調理至含水率為 92%~95%,其黏度小于 2000MPa·s,上面所述所有攪拌器均能滿足使用要求,但從安裝、維護、檢修、成本等的合理性考慮,選用最常用的槳式攪拌器即可,槳葉可選平直葉或斜葉,選擇平直葉需要在攪拌容器壁上加裝均布的豎直擋污泥調理機械攪拌設備選型與設計研究王健(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長沙 410000)摘要:市政污泥在采用高壓板框壓濾機脫水處理前,通常需要在污泥中添加藥劑進行調理,以改善污泥脫水性能,調理好的污泥在脫水過程中,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出泥含水率,從而達到了提高污泥處理產能、減小出泥容積的目的。機械攪拌設備是污泥調理的關鍵設備,對調理效果的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據現場場地、污泥性質等具體情況做好設備的選型與設計。本文通過某市政消化污泥調理實例,對其設計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關鍵詞:污泥調理;機械攪拌設備;設計中圖分類號:X7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711(2021)06(下)-0142-03板,這樣可以獲得最佳的物料攪拌流型,使污泥調理攪拌混合性能好、攪拌效率高。
(2)傳動裝置。用于市政污泥調理時通常選用斜齒輪減速機和擺線針輪減速機,斜齒輪減速機具有運行可靠、結構簡單、噪聲低、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高等優點,可優先選用此類減速機。驅動電動機需要根據其安裝空間是否密閉、消防安全上有無防爆要求,來選擇防爆型或普通型電動機,但為了獲得較寬的攪拌轉速范圍和從節能方面考慮,采用變頻電動機比較合適。攪拌軸的形式可選擇容器底部加防止過大擺動的約束,也可選擇不加約束,如果不加約束需要采用雙支點支架,采用彈性聯軸器將減速機輸出軸與攪拌軸相連。
3 設備的設計與計算為了更好地表述清楚污泥調理機械攪拌設備設計和計算過程,本文選擇一個成功運行的污泥調理工程實例進行說明。
3.1 工程概述如圖 1 所示,某市政污泥集中處理項目采用的工藝路線是“熱水解 + 厭氧消化 + 污泥藥劑調理 + 板框壓濾脫水”。污泥藥劑調理系統主要由加藥機、水泵、潛污泵、消化污泥貯存池、污泥調理罐、污泥緩存池、機械式攪拌機及管路、電氣裝置等組成。污泥壓濾脫水前的藥劑調理工序是:利用潛污泵將厭氧消化后的消化液從消化污泥貯存池中通過進泥管泵入污泥調理罐內,同時加藥機和加水泵將藥劑和水以設定泵入的消化污泥質量為基數,分別按一定的質量比例通過加水、加藥管泵送到污泥調理罐內,邊進料邊攪拌,直至加料至規定液位并攪拌混合均勻后,再開啟出泥電動閥門將調理好的污泥自流至污泥緩存池內,緩存池內污泥通過螺桿泵輸送至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調理污泥需要根據生產的工藝要求不斷循環,以確保污泥緩存池內調理好的污泥料位符合設計要求。
3.2 設計與計算根據生產的需要,污泥調理設計參數設定為:污泥調理罐有效容積 50m3,內徑 Di為 4m,罐體高度 4.5m,液位高度H1為 4m。污泥調理罐采用材質為 Q235A 的鋼板和型材在生產現場拼焊制造,罐體內外均要求進行防腐處理,罐體內側因與污泥直接接觸其防腐工藝要求比外側防腐工藝要求更高。調理前消化污泥含水率為 90%,調理后污泥含水率為 95%,調理一罐污泥時間約 1 小時,其中消化污泥與稀釋水、PAC藥劑同時泵入,時間約 20 分鐘,PAM 藥劑泵入時間 15 分鐘,調理時間 20 分鐘,出泥時間 5 分鐘。經試驗檢測調理后,污泥黏度不大于 2000mPa·s。攪拌機主要部件初步選定為斜槳葉攪拌器、變頻電動機、斜齒輪減速機、雙支點高支架底座、彈性聯軸器,轉速范圍 20~60r/min。
3.3 污泥脫水效果如,藥劑調理后的消化污泥通過螺桿泵泵入板框壓濾機,經過壓濾后泥餅的含水率穩定在 60% 以下,脫水效果良好,整個壓濾周期為 4 小時 / 臺班,壓濾周期、含水率、進泥量均能滿足設計要求,在同行業中處于較為領先的水平。
4 結語污泥脫水效果的好壞取決于物料攪拌混合是否均勻、藥劑的選用是否合適以及壓濾機的過濾脫水能力,作為前端工序的污泥機械攪拌設備顯得尤為重要。攪拌容器的容積及構尺寸結合脫水工藝性能指標要求和壓濾機的技術參數來選定,攪拌機的選型要綜合考慮混合物料的黏度、攪拌器安裝和檢修的可操作性以及使用耐久性、運行噪聲、適宜的轉速范圍等因素,選型后還需進行詳細的理論計算來確定攪拌器的結構尺寸、電動機和減速機主參數等設計數據,按照這個思路設計出來的某項目污泥攪拌設備運行正常,污泥脫水效果良好,污泥處理能力較高,對于物料混合攪拌設備的研發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歡迎來電咨詢、技術交流、來料實驗。